手机橙电

欢迎来到橙电平台

登录 免费注册

【电缆网讯】当下,夏普在中国市场的境况略显尴尬,其手机等消费电子业务正在被迫全面收缩,鸿海入主后实施的低价政策也未能挽救其逝去的市场份额。 近日,有业内人士指出,在2016年8月份入主后,鸿海想借助夏普品牌,让鸿海脱离对专业电子代工依赖,这一策略并未成功

企业     2018-10-25 13:25:50         电缆网

【电缆网讯】当下,夏普在中国市场的境况略显尴尬,其手机等消费电子业务正在被迫全面收缩,鸿海入主后实施的低价政策也未能挽救其逝去的市场份额。 近日,有业内人士指出,在2016年8月份入主后,鸿海想借助夏普品牌,让鸿海脱离对专业电子代工依赖,这一策略并未成功

【电缆网讯】当下,夏普在中国市场的境况略显尴尬,其手机等消费电子业务正在被迫全面收缩,鸿海入主后实施的低价政策也未能挽救其逝去的市场份额。

近日,有业内人士指出,在2016年8月份入主后,鸿海想借助夏普品牌,让鸿海脱离对专业电子代工依赖,这一策略并未成功。相反的是,在其对中国市场的低价战略中,夏普品牌深受伤害,被贴上“便宜货”标签。

对此,夏普内部人士表示:“鸿海一直在帮助夏普进行战略转型。”同时其强调了夏普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夏普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况,其面板业务受到国产厂商京东方、华星光电的威胁,电视业务缺乏创新力、优势正在丧失,手机业务或退出中国市场。跌下神坛的夏普,如今已经被边缘化,面临危机。”

夏普的没落并非偶然,在被鸿海收购后,其因实行低价策略而被冠上“价格杀手”的称号,但低价策略却恰恰凸显其弊。

产业经济分析人士丁少将认为:“高贵不贵,是鸿海进入后夏普的一大产品和品牌策略。激进的价格带来了电视销量增长,但夏普高端品质和技术实力却没有被消费者感知。‘高贵’并未被明确体现,这会稀释夏普品牌,曾经的3S(三星、索尼、夏普)也有解体之势。夏普一直以来在多元化策略上也表现欠佳,外界感知最多的还是其电视产品。鸿海带给夏普的影响是显著的,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其重新激活了夏普电视。但由于强大的代工基因,鸿海在品牌塑造和维护方面,还是显得缺乏经验。”

相关阅读:
今日焦点 Hot
本周热点

询价规则     |     报价规则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2

期待您的反馈

你的需求是我的使命,你的建议的是我们的动力

关注橙电采购平台官方微信 - 橙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