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橙电

欢迎来到橙电平台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仪表网 仪表研发】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王坚课题组针对南极望远镜开发的自主观测和远程控制系统,构建了自主观测和远程控制框架,形成了对恶劣条件下观测设备的高效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南极观测设备的效能。    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使得其成为天文观测、环境本底监测、外层空间观测、生态系统观测和地球物理研究等重大科学工程的良好实验基地,非常有利于推动低温工程材料、远程通讯技术、极端条件下人体医学、航空航天工

要闻     2018-08-15 09:11:35         中国仪表网

  【中国仪表网 仪表研发】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王坚课题组针对南极望远镜开发的自主观测和远程控制系统,构建了自主观测和远程控制框架,形成了对恶劣条件下观测设备的高效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南极观测设备的效能。    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使得其成为天文观测、环境本底监测、外层空间观测、生态系统观测和地球物理研究等重大科学工程的良好实验基地,非常有利于推动低温工程材料、远程通讯技术、极端条件下人体医学、航空航天工

  【中国仪表网 仪表研发】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王坚课题组针对南极望远镜开发的自主观测和远程控制系统,构建了自主观测和远程控制框架,形成了对恶劣条件下观测设备的高效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南极观测设备的效能。
 

 
  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使得其成为天文观测、环境本底监测、外层空间观测、生态系统观测和地球物理研究等重大科学工程的良好实验基地,非常有利于推动低温工程材料、远程通讯技术、极端条件下人体医学、航空航天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发展。
 
  但对观测设备来说,则要克服各种极端环境。面对望远镜在南极恶劣环境下的运行需求,王坚课题组开展了南极望远镜自主观测和远程控制研究,完成了南极望远镜的自主观测和控制系统。2016年4月1日,中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天光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在南极中山站顺利完成安装和试运行,南极极昼结束后立即投入运行、开展观测,并被评选为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相关成果2016年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皇家天文学月刊》上。
 
  此后,他们针对低带宽卫星通道开展了高效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把对南极望远镜的控制接口引到国内服务器,极大地减小了远程控制对带宽的需求,提高了天文学家操控南极望远镜的用户体验和观测效率。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天文信息学国际权威期刊《天文与计算》上。
 
  王坚课题组针对南极望远镜开发的自主观测和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形成对恶劣条件下观测设备的高效控制,适用于各种科研设备,构建了自主观测和远程控制框架,并进行了推广应用,特别是部署在南极的观测设备,极大地提高其观测效能。目前已经应用在即将前往南极安装的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中国小望远镜阵列2(CSTAR2)以及安装在青海德令哈量子1.2米望远镜天文端的操控。
 
  本工作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团队培育基金、重要方向培育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安徽日报、中国广播网)
相关阅读:
今日焦点 Hot
本周热点

询价规则     |     报价规则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2

期待您的反馈

你的需求是我的使命,你的建议的是我们的动力

关注橙电采购平台官方微信 - 橙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