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8-07-05 00:00:00 金投网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蓝天工程行动”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正酝酿出巨大空间。近两年,核能供热频繁见诸媒体,尤其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核能供热项目,已经走进公众视野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蓝天工程行动”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正酝酿出巨大空间。近两年,核能供热频繁见诸媒体,尤其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核能供热项目,已经走进公众视野。
据了解,目前山东、河北、吉林等省均有意选择核能供暖。中核集团已针对北方地区清洁供暖需求,开发出“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并与山东烟台、吉林省签署了相关项目合作协议。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同意中广核联合清华大学开展国内首个核能供暖示范项目的前期工作,采用NHR200-II低温供热堆技术,在华北规划建设我国首个小型核能供暖示范项目。
核能供暖的经济性、安全性到底如何?与“改电、改气”相比,核能供热有何优势?未来,核能供暖模式可否在北方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核能供热存在空间
“目前,燃煤仍然是我国冬季供暖的主要热源。”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说,“北方城镇70%的房屋是集中供热,其中,热电联产约占一半,剩下的一半是燃煤、燃气、锅炉房。”
公开信息显示,我国采暖范围遍布17个省、市、自治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采暖人口达7亿。目前我国主要的供热方式为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集中供热每年消耗煤炭超过5亿吨,供暖行业升级形势严峻。
自清洁取暖行动启动以来,津京冀地区便开始“煤改气、煤改电”工程,以缓解冬季频发的雾霾天气。但鉴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稀缺的境况,在充分分析预估后,江亿认为,让天然气充当主要的基础供热,并不适用于我国国情。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