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橙电

欢迎来到橙电平台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储能网讯:1什么是区域电力市场 区域电力市场顾名思义就是区域性的电力市场。 区域电力市场是省(市)电网之间电量交易的场所,主要由区域电网内,跨省(市)电网购、售电者、区域电网直接调度电厂等构成

要闻     2018-04-18 09:19:27         北极星售电网  

中国储能网讯:1什么是区域电力市场 区域电力市场顾名思义就是区域性的电力市场。 区域电力市场是省(市)电网之间电量交易的场所,主要由区域电网内,跨省(市)电网购、售电者、区域电网直接调度电厂等构成

中国储能网讯:1什么是区域电力市场

区域电力市场顾名思义就是区域性的电力市场。

区域电力市场是省(市)电网之间电量交易的场所,主要由区域电网内,跨省(市)电网购、售电者、区域电网直接调度电厂等构成。

2区域电力市场的优点和建设的必要性

优点

区域电力市场可以有效促进电源布局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可以有效促进电网结构优化管理跨省的辅助服务,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必要性

韩博士:电改九号文了解一下

根据已出台的相关电改配套文件精神,电力市场体系分为区域和省(区、市)电力市场,市场之间不分级别,其中区域电力市场主要负责落实国家计划、地方政府协议,以及促进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而省级电力市场主要负责省区内市场化交易,文件也指出要积极研究促进市场融合。

目前区域市场建设滞后已经明显制约了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和清洁能源消纳。

区域电力市场是缓解“三弃”的一剂良方。积极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是加快我国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任务,西北“弃风弃光”、西南“弃水”,是我国现阶段清洁能源消纳遇阻的突出表现。构建西北区域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全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

3国外区域电力市场的发展情况

韩博士

我来介绍两个国外最典型,最成功的区域电力市场吧~

北欧电力市场

北欧电力市场建于1993年1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展开多国间电力交易的电力市场。电力市场的主体是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四国,在电力交易方面,同时与俄罗斯,波兰,德国等有跨区域的能源交易。北欧市场是目前世界上运营最稳定,电力商品品种最丰富的电力市场。

内在成因

北欧资源、负荷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与我国较为类似。廉价的水电多集中在北部的挪威和瑞典,昂贵的火电多集中在南部的芬兰和丹麦地区。与此同时,电量富余的北部地区的负荷较低,而电量紧缺的南部地区负荷较高。因此,资源负荷分布不均衡的现实因素和水火互济的内在需求,推动了北欧电力市场的形成。

交易特点

1. 各国没有建立自己的电力交易所,所有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都是在北欧电力交易所完成的,北欧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跨国电力交易市场。

2. 北欧四国电力交易中的期货交易,现货交易与实时交易分别由不同机构完成。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在北欧电力交易所完成,各国电网公司负责组织实时交易。

3. 在发电侧没有实行厂网分离,电力公司可以同时拥有发电厂、网络和用户,但是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电力公司供电。导致电力公司竞争激烈,促使电力公司提高服务质量。

PJM电力市场

PJM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宾夕法尼亚州和新泽西州的三家公共事业公司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力联营体,1956年两个马里兰州公共事业公司加入,形成了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马里兰州互联网络(Pennsylvania-New Jersey-Maryland Interconnection,即PJM)。1997年PJM成立了独立的公司,2002年成为美国首个区域输电组织(RTO)。

PJM在电力市场中的功能

1. 运营电网,保持供需平衡,监控电网运行。此部分功能类似于国内的调度中心。

2.运营电力市场,PJM是一个竞争性电力批发市场,可以说是目前国内交易中心的升级版。

3.制定电网规划,规划期长达15年。

PJM电力市场成功的原因

1.其市场提供多样化得交易机制和交易种类,为市场成员提供了充分的选择权,有利于公平竞争。

2.电力现货交易市场价格波动大,风险大,因此PJM市场中的交易仍以合同交易为主,以此来规避市场风险。

3.拥有庞大的输电网络,资源比较丰富,电源结构比较合理,这些客观条件为其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4我国区域电力市场的发展情况

韩博士:我国的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之路却尤显坎坷

东北区域电力市场改革历程

东北区域电力市场为何会失败?

在经历11个月的模拟运行、4个月的试运行之后,东北区域电力市场改革最终折戟沉沙。总结原因如下:

1、2015年煤价上涨;

2、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不能联动

3、政策缺陷:缺乏利益主体收获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益,却由利益主体承担优化过程的损失。

京津唐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历程

2016年7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京津冀电力市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能综监管〔2016〕445号)。

2016年7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同意印发〈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暂行规则〉的函》(国能综监管〔2016〕472号),要求尽快启动京津唐电网电力直接交易相关工作,力争到2016年底电力直接交易规模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0%。

2016年8月12日,华北能监局发布《关于印发实施〈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暂行规则〉的通知》(华北监能市场〔2016〕354号)。

2016年8月23日,京津冀电力市场建设联合工作组下发“关于征求《京津冀电力市场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2016年10月,京津唐区域电力市场电力直接交易正式开展。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通知》。

2017年6月,《2017年7月京津唐地区电力直接交易公告》正式发布,公告中共有143 家冀北售电公司被批准参与此次交易(与2016年10月交易区别)。

2017年8月,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发布《跨区域省间富余可再生能源电力现货试点规则(试行)》。

2017年10月,华北能源监管局、河北省发改委印发《京津唐电网冀北(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规则(试行)》。

2017年11月,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印发《京津唐电网电力中长期交易暂行规则》,《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暂行规则》同时废止。

2018年1月,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天津市工信委、河北省发改委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京津唐电网电力中长期交易有关工作的通知》。

结果

根据国家能源局在对华北能监局的复函,“力争到2016年底电力直接交易规模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0%”。参照京津唐电网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3086亿千瓦时计算,20%约600亿千瓦时,剩余5个月平均每月120亿千瓦时,差不多每个月都要拿出一半的电量来进行直接交易。理想很丰满,现实中该期望并未实现,相差甚远。

分析

一、交易机构:市场运营和交易组织到底是组建京津冀电力交易中心管理,还是交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统管。

二、省市间交易壁垒:实际交易在首都、天津、冀北三个交易中心组织开展,但最后几乎全部是区内当地内部发用企业配对成交,如何打破省市间壁垒、华北电网直调电厂又如何参与是以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式:总结国外电力市场建设方式,一种是自然发育式,如北欧电力市场,美国PJM电力市场。另一种是强制性的结构重组和制度安排方式,以英国电力市场改革为代表。反思东北市场改革的教训和京津唐区域市场2016年未按国家文件要求建设,制度安排的方式未必是我国区域电力市场发展的最佳方式。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历程

2003年9月,国家电监会印发《关于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用三年的时间初步形成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六大区域电力市场。

2003年10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消息称,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将适时启动。

2016年3月,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挂牌成立。

2016年8月,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委员会成立。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的通知。

2017年6月,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正式印发《南方区域跨区跨省月度电力交易规则(试行)》,这是全国首个跨区跨省月度电力交易规则。

2017年8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下发了一份加急《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工作方案》。

2017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西南水电的通知》。

2018年3月16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委员会通过《南方区域跨区跨省中长期电力交易规则》的修编。

发展情况

据2017年11月中国电力市场交易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南方区域电力交易稳中有增。

交易频次、交易额度均达到较高水平,价格在电力市场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市场主体参与度明显提升。

截至三季度,广东电力市场交易量为813.06亿千瓦时创最高,云南、贵州、广西电力市场交易量分别为491.05亿千瓦时、260.7223亿千瓦时、55.674亿千瓦时。


5给国内电力市场建设的几点建议

1应明确调度机构与交易中心两者之间的分工,协调两者之间的业务关系。

避免因分工不明确,业务重叠,而影响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稳定运行

2对于阻塞程度较轻的区域,直接交易可转化为物理合约或金融合约;对于阻塞程度较严重的地区,直接交易转化为金融合约更为合适。

协调直接交易与现货市场的关系。

3引入配套建立市场风险防控机制。

抑制市场力,避免市场操纵行为,确保市场价格的合理稳定。

4引入金融市场,并与现货市场同步进行、有序协调。

规避现货市场风险。

5建立信息披露及监管机制。

通过科学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促进市场信息对称,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有效活跃市场。

6逐步建立交易种类多样化的电力市场。

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各种服务的成本及其对系统运行的作用,鼓励市场成员为系统提供服务,促进公平竞争,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来源:ncepu电力市场 作者:马显  韩建沛  黄昱熹  向彪  王士元)

延伸阅读:

区域电力市场亟待重塑

生产、输送和消费更多的绿色电力,让用户享受到安全可靠、质优价廉的电力产品和服务,应该就是我们加快建设区域电力市场的最大公约数。围绕这个目标,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在发展中坚持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建立一个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和更加安全可靠、实现综合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型电力治理体系。


 区域电力市场是当前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从我国资源禀赋特征及相应的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看,建立相应的区域电力市场是完全必要的。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薛静指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富聚的“三北”地区和水电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由于远离用电负荷中心,目前单靠省内市场完全实现就近消纳是做不到的,必须通过省间交易互补、区域层面电力电量平衡、跨区域资源统筹规划及市场机制的确立,才能有效减少各省内的电力装机及不必要的重复投资,促进资源富集省份有效利用资源,受端省份合理让出火电发电空间,从而提高能源电力整体系统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尤其有利于缓解当前的环境压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我国西北区域亦是如此。从资源特性来看,我国西北区域内装机分布“西新东火”特点明显,由于区域内市场交易不充分、送出通道能力受限、受端市场受省间壁垒制约等因素影响,导致了西北地区“弃风弃光限电”问题多年无解。例如,2017年3月正式投运的±800千伏“酒湖线”,目的是将西北区域的风能和太阳能电能在甘肃汇集后送往湖南,设计能力800万千瓦、年输电400亿千瓦时,但是运行近1年来,因受端落点无法落实,该线路最高负荷仅200万千瓦。

近年来,严重制约我国电力发展质量的“三弃”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区域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支撑。就此,2018年1月24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国家能源局2017年度相关能源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现货电力市场交易试点,开展跨省区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现货交易,加快推动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以市场化方式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

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实践

为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5年3月,以中发9号文为标志,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提出建立全国电力市场体系,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让市场在电力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随后,在《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更进一步明确了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路径。

两年多来,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目前,全国已经成立了32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和北京、广州两家国家级电力交易中心,全国电力交易机构联盟也已于2017年11月在北京成立。首批8个电力现在货市场建设、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第二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共89个项目)等试点工作 相继启动。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7年1-9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信息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1-9月,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所属电网企业销售电量合计为37079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合计为11621千瓦(不含发电权转让),其中各省内市场交易电量8370亿千瓦,省间(含跨区)市场交易电量合计3251亿千瓦时,省间交易电量占整个市场化交易电量的27.97%。

区域电力市场是省间壁垒存续期资源优化配置最有效的补充

市场不是一下就能做到位的,也是分步实施、积极融合的,现在云南16家发电厂已经进来了,其实用户也是间接参与的,省间市场也间接得到了一些利益。西部清洁能源在价格上的优势,目前是通过省间的分配机制分配给省内发电企业,因为发电厂为西部清洁能源让出了发电空间,所以利益拿出来给发电企业,没有到用户,利益的分配肯定会影响到省内发电企业在省内交易的报价策略和市场策略。间接影响到用户侧,用户侧也受益。所以说直接受益的是省内非市场用户,间接受益的是市场用户。如果发电企业没有利益分配,报价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的策略。现在之所以没有着急推直接交易,目前省间还是云南和广东,清洁消纳并不取决于用户有没有参与进来,而是协议外的通道富余能力。当前通道富余能力就只有100~200亿千瓦时,268亿千瓦时已是超额完成。用户进来以后,汛期通道是满的,对于消纳富余水电没有太多的帮助,枯期广东的报价也没有什么优势,云南没有弃水压力时在省内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所以送到广东后也没有价格优势了,目前用户进来意义也不大。市场上形成的丰枯电价和北欧挪威的水电交易价格很类似。

要实现省间的资源优化配置还需要很多先决条件,一是物理潮流要可实现,二是从省间壁垒来看,政府对省内的经济和企业负有责任,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这就是省间壁垒。现在268亿千瓦时的市场化交易电量是卖给了广东非市场用户,由广东的非市场用户来承担电费,在更理想的市场下,市场电要卖给广东的市场用户。其实广东用户购买绿电的意愿也很强烈,因为现在很多出口产品对生产用电中绿电比例有要求,国家方针和政策也是鼓励绿色用能的,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是非市场用户来承担这部分清洁能源,以后再慢慢过渡和推进。

我们没有必要把区域电力市场与省间壁垒完全对立起来。当前,在“省间壁垒”存续的国情下,先期建设完善省级电力市场,首先在省域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在此基础上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我们研究分析省间壁垒,目的是将“省间壁垒”的局限性及弊病降到最小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设区域电力市场正好弥补省间壁垒存续期的种种弊端。也就是说,区域电力市场不在于交易量的大小,而在于客观实际的需要和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是否得到体现。因此,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要与区域内特征性实际情况相结合,真实反映区域基本特征。

“立法推动、政府主导、企业协同”

三位一体重塑区域电力市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的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完善是一个渐进过程,其中应该有一个过渡模式与目标模式相衔接,建立若干个跨行政区、开放性的区域市场,是形成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从国家顶层设计还是从电力发展现状看,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如何又快又好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以免重蹈东北区域电力市场试点覆辙,是当前我国电力改革与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目前区域市场建设滞后已经明显制约了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和清洁能源消纳。就此,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薛静建议,2018年应尽快启动区域市场建设方案及试点,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应借力区域能源电力监管机构,联合区域内各省级政府,依托区域电力调度机构,建立协调联络机制,由国家层面的政府职能部门主导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则,调动区域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她还特别强调,根据各区域电力发展的现实需要,可先期建设西北、华北及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待条件进一步成熟后再建其他区域电力市场。

电力企业作为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主体,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及电力交易机构之间加强工作协同也非常重要。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将在2017年运行基础之上,进一步总结完善,更加完善对市场主体的宣贯,增加交易品种,积极开展现货电力市场交易试点,进一步丰富交易内容,提高市场的组织和运行效率。2017年的规则是月度规则,2018年将改为《跨省跨区中长期交易规则》,增加了年度双边协商、发电合同转让等交易品种,月度的交易组织方式,以前是集中竞价,现在是连续挂牌交易,还有保底消纳,对结算、安全校核、偏差考核和信息发布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此外,现在南方市场省间和省内的结合很紧密,在省内的交易品种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各交易机构之间的协同,促进两级电力市场有序衔接、规范发展。

加快建立区域电力市场,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既是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呈逆向分布的客观需要,又是提高我国能源电力系统整体效率、建设现代综合能源体系的重要平台,还是实现电力用户、售电公司、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及政府多方共赢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当下,我国正从电力大国迈向电力强国的进程中,电力供应由长期偏紧转为总体宽松的大好形势下,为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没有理由错失这个历史机遇期,通过“立法推动、政府主导、企业协同”三位一体,重塑我国区域电力市场。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往往是在争议中前行。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有各自诉求,新规则的制定只能是寻求最大公约数。在采访中,广东番禺一家年用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上市公司负责人专门给本刊发来书面回复,迫切希望今后能在电力市场里买到更多的绿色电力,给记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生产、输送和消费更多的绿色电力,让用户享受到安全可靠、质优价廉的电力产品和服务,应该就是我们加快建设区域电力市场的最大公约数。围绕这个目标,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在发展中坚持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建立一个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和更加安全可靠、实现综合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型电力治理体系,推动我国顺应现代能源大势的电力生产、消费及技术结构整体转型,最终实现能源“四个革命”。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年1期)

相关阅读:
今日焦点 Hot
本周热点

询价规则     |     报价规则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2

期待您的反馈

你的需求是我的使命,你的建议的是我们的动力

关注橙电采购平台官方微信 - 橙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