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8-01-10 05:32:00 风电网
在风云变幻的2017年,风电行业迎来一个个风口,行业经历了调整与整合,不少企业也经历了重组和辉煌。不论是立足本土还是致力于“走出去”,从国家能投的诞生到世界最高风机的树立一步一脚印,每一步都卯足了劲儿!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早已让一众发达国家望尘莫及
在风云变幻的2017年,风电行业迎来一个个风口,行业经历了调整与整合,不少企业也经历了重组和辉煌。不论是立足本土还是致力于“走出去”,从国家能投的诞生到世界最高风机的树立一步一脚印,每一步都卯足了劲儿!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早已让一众发达国家望尘莫及。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装机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增长动能持续转换。专家表示,我国新能源产业已经走出了单纯追求装机规模阶段,正从新能源大国向新能源强国快速转型。下面,OFweek风电网小编按时间线整理了2017年风电行业十大新闻事件,以飨读者。
1.大唐退出华创,整机商洗牌加速
2017年春节刚过,大唐集团即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挂牌公告,出售旗下华创风能的股权。这一标志性事件预示着风电整机制造行业正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产业的集中度由此进一步提升。
华创风能成立于2006年。2011年7月,华创风能与“五大发电”之一的大唐集团进行战略重组。彼时风电行业如日中天,风电运营商纷纷将触角伸向风电制造环节。在此背景下,大唐重组华创风能有意将其打造成主流的风电制造企业。2011下半年到2012上半年,风电行业步入“寒冬”,大多数风机制造商面临订单减少的压力。在此状况下,背靠大唐集团,华创风能在市场拓展方面获得了极大的先天优势,超过一半订单来自大唐集团。2017年5月,华创风能交易案最终完成,盾安集团接盘华创风能,这标志着风电整机制造实现进一步整合,产能集中度提升已是必然之势。
编辑点评:
在大唐集团雄厚的资产实力和订单保障情况下,单一客户依赖性太强成了致命伤。几年来,华创风能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表现平淡。当时业内普遍猜测,发电集团的整合会让独立风机制造商分到的市场蛋糕越来越小。现在回头看,成长比较好的却正是独立整机商。由于缺少靠山,独立风电整机企业较早就开始探索自建风电场的途径,实现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华创风能交易案最终完成,这标志着风电整机制造实现进一步整合,产能集中度提升已是必然之势。未来,行业上下游会出现更多类似的合并、收购,优势和资源将进一步向领先企业聚合,排名靠后的整机商将面临订单锐减,不得不退出市场的尴尬境地。
2.能源局发文促可再生能源增量现货交易
2017年2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跨区域省间可再生能源增量现货交易试点工作的复函》,复函同意开展可再生能源增量现货交易试点,先期开展西北、四川等水电、风电、光伏跨区域省间可再生能源增量现货交易试点。《复函》中几点信息很值得关注,一是该复函是给国家电网公司的,是对国家电网《请示》的回复。这意味着是国家电网公司主动申请要求进行的现货交易试点;二是交易的组织实施“暂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商相关交易中心具体组织实施”,而不是由北京交易中心组织实施。
编辑点评:
开展跨区域省间可再生能源增量现货交易试点工作,有利于利用跨区域省间输电通道富余能力进一步消纳可再生能源,预计产生的弃水、弃风、齐光电量可以参加增量现货交易。此试点的开展,有利于风电消纳、缓解弃风。有利于形成输电通道上的时序电价信号。
3.强制配套储能引争议
2017年6月,青海省发改委印发《青海省2017年度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明确2017年青海规划330万千瓦风电项目,各项目须按照建设规模的10%配套建设储电装置,储电设施总规模33万千瓦。通知一出,在业界引发巨大争议。
青海正打造中国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而风电产业在青海的总体量相对较小,话语权弱。风电项目强制配套储能,对于当地锂电储能行业无疑是重大利好。因此,在不少风电行业人士看来,这一产业政策有厚此薄彼之嫌。在一片争议声中,青海省发改委最终表态,不再强制配套储能。
编辑点评:
回头来看,青海出台这一政策或是出于促进风电等新能源长远持续健康发展的初衷,但良好的初衷最终要变为各方认可的好政策,仍需很多周全的考虑和细化的工作,这也将考验主管部门的决策智慧。从必要性而言,中国在仅有5%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电量的情况下就出现了20%以上的限电损失,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即使没有配套储能,电网通过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也完全有能力大幅改善新能源消纳水平。
从经济性而言,若要求风电企业承担昂贵的储能配套,则会大大稀释整个风电项目的经济性,影响风电开发的积极性。即使真有必要建设配套储能设施,该由哪一方承担投资和建设成本也应进一步商榷。储能有助于解决“弃风”,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并非眼下解决“弃风”问题的必备条件。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有些问题远未达到技术层面,是管理协调的问题。
4.《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印发,新能源发展继续推进
7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这是继2016年12月发布《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后,第一次发布该规划文件的实施意见,旨在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出现的弃水弃风弃光和补贴资金不足等问题,实现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该意见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集体上调,其发展远超“十三五”规划公布的数额。按照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27500万千瓦,远超《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设定的21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2020年我国光伏装机可能达到23000万千瓦,超过“十三五”规划1.05亿千瓦一倍以上。
编辑点评:
《指导意见》的印发,为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制造产业能力快速提升;为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有效地指导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出现的弃水弃风弃光和补贴资金不足等问题,为实现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带来积极地推动作用。
5.全球最大的风电运营商正式易主国家能投
8月28日,经报国务院批准,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月,国家能源集团召开干部大会,中央决定,乔保平担任党组书记、董事长,凌文担任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随后的9月21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下发核准告知书,“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9月17日被核准变更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核心企业组建的企业集团名称变更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集团简称为“国家能源集团”。
编辑点评:
合并重组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达到18000亿元,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到23%,风电装机总量达3300万千瓦。两个集团的重组,标志着全球最大的风电运营商正式易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风电运营市场也将进一步整合,未来这样的行业并购事件还会更多,只有具备超强实力的企业才能长久发展下去。
6.试点平价上网
2017年9月初,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名单。列入目录的示范项目共13个。这13个示范项目将担负起探路风电平价上网的重任。
根据规划,到2020年,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即所谓的“风火同价”。 一方面,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另一方面,2018年实施新的风电标杆电价后,也意味着要着手制定下一次电价“退坡”的幅度。是要再经历一次“退坡”?还是一步到位取消补贴?除了弃风限电这一显性因素外,还有哪些隐性成本制约着风电平价上网?种种疑问,都需要主管部门摸清风电行业真实的电价承受水平。
编辑点评:
平价上网是风电的大势所趋,这一点业内没有争议。争议点在于,该实现什么样的平价上网?平价上网路径该怎样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讲,这13个示范项目的实践经验,将成为日后风电平价上网路线图设计的重要决策参考。作为平价上网的先行者,13个被列入示范项目,不仅是为风电平价上网探路,也是为整个新能源行业平价上网摸索经验。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