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7-11-17 17:14:00 财经
原标题:最近IPO折戟的几家新三板公司,都倒在新一届发审委这些问题上了 商务合作请联系:13670088876(罗生) 新一届的发审委“开工”审核企业IPO申请已经满一个月,“趋严”是市场共有的感受,这一个月,共计有52家企业上会,其中,31家获得通过,16家被否,5家暂缓表决,如此计算,通过率不到60%。 尤以10月31日更甚,6家上会企业,3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仅有2公司过会,通过率为33%——创下了2015年IPO重启以来,单日否决家数、否决比例最高的纪录
商务合作请联系:13670088876(罗生)
新一届的发审委“开工”审核企业IPO申请已经满一个月,“趋严”是市场共有的感受,这一个月,共计有52家企业上会,其中,31家获得通过,16家被否,5家暂缓表决,如此计算,通过率不到60%。
尤以10月31日更甚,6家上会企业,3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仅有2公司过会,通过率为33%——创下了2015年IPO重启以来,单日否决家数、否决比例最高的纪录。
优质新三板企业作为拟IPO队伍的中坚力量,对于奔向A股市场的这个目标自然是坚定不移的,所谓前车之鉴,前辈们(IPO被否的新三板企业)踩过的那些坑,后来人就不要再淌了。
净利润过亿也被否
冲关IPO,向来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如科华控股11月10日首发过会,成为新发审委后第一家闯关成功的新三板公司,笑到了最后;而近期上会的3家新三板企业——森鹰窗业(10月31日上会被否)、钜泉光电(11月3日上会被否)、鸿禧能源(11月14日上会被否)可能就属于后者了。
由这三家公司来看,他们IPO目标都瞄准了上交所主板,近三年的归母净利润都在3000万元以上,单从业绩来看,鸿禧能源无疑是最优质的,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净利润过亿,据公开信息查询,其201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也达到了7234.49万元,已经超过2014年全年,来势令人羡慕。
钜泉光电则是刚刚跨过3000万的门槛,其扣非净利润则不达标,2014年-2016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936.93万、2295.85万、2241.63万,数字呈递减,此次被否,是否预示着3000万的隐形门槛仍旧存在?
发审委反馈耐人寻味
从上述三家公司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发审委抛出的问题并没有比此前刁钻,依旧是老配方,但药效只有企业自知了!
首先持续盈利能力是每家企业绕不开的话题,如,钜泉光电(835933),其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刚好跨过3000万的门槛,且逐年下滑,且前五名经销商销售占营业收入持续95%左右,存在一定的销售依赖;森鹰窗业(430483)经销毛利率高于直销,在外界看来有违常规,且应收账款高企,坏账风险高;鸿禧能源(835183)在毛利率方面以及对于政府补贴依赖,遭发审委关注。
关于持续盈利,毛利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若与同行可比(一般为A股上市公司)过高或过低,难免不遭受质疑,毛利过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后续获取利润的压力较大;反之,一旦竞争优势不能持续,则存在业绩变脸的风险,所以紧跟可比上市公司的步伐,可信度似乎更高。
其次,关联交易、企业内控、独立性等问题也是共性问题,典型的三家公司销售模式均遭发审委关注, 森鹰窗业、钜泉光电均采取的是主要依靠经销商模式,前者出现了经销模式毛利高于直销模式,后者严重依赖经销商,关联交易的担忧不无道理;鸿禧能源关联交易更为繁杂,既有关联采购、销售,也有关联租赁、资金占用、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融资、自然人关联方借款、委托贷款等,甚至出现了大供应商又是大客户的情形,独立性也受到怀疑。
在内部控制风险方面,钜泉光电因股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公司内控制度能否有效执行,令发审委质疑。
再次,作为新三板拟IPO企业而言,因其挂牌期间的信披公开,期间募资、交易,乃至信披事件都将成为IPO审核阶段的参考,如鸿禧能源,发审委关注到了其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多次1元转让”的情形,要求其说明是否存在股份代持或利益输送等情形。这一点,对于已经作为公众公司的新三板企业而言,自身目前的资本动作会否影响到今后的IPO更具借鉴意义。
IPO绕坑关键词
所谓他山之石,总结那些在IPO门前折戟的“优质”企业,看看他们被哪些问题所绊倒了——
好钢不怕火炼!未来,IPO审核仍会趋严,监管层关注此举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让真正优质的企业能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好消息是,本周上会的长江材料(833138)、百华悦邦(831008)两家新三板公司,均冲关成功了,恭喜他们。
责任编辑: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