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7-11-15 14:57:00 财经
原标题:全球油气新格局下的中东油气投资环境|文选 中东格局正在从“一超独霸”走向多极化,在教派矛盾背景下逐步分化成美俄在背后支持的两大阵营。地区大国沙特阿拉伯积极开展大国外交,为中东新格局谋篇布局
中东格局正在从“一超独霸”走向多极化,在教派矛盾背景下逐步分化成美俄在背后支持的两大阵营。地区大国沙特阿拉伯积极开展大国外交,为中东新格局谋篇布局。但中东格局重塑过程仍充满不确定性,包括卡塔尔断交风波、沙特阿拉伯权力交接、伊拉克库尔德人公投,以及巴勒斯坦问题和伊朗核问题的下一步走向等都有待进一步观察。
从全球油气市场大格局看,石油市场呈现板块化趋势,而天然气市场呈现去板块化趋势。国际油气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让中国和中东关系更加密切,美俄在中东两大阵营对垒中的立场也会受到两国自身的油气经济利益的影响。限产对石油市场的调控作用有限,而且中东的石油安全风险总体可控。
中东政治格局重塑过程充满不确定性
中东格局正在从“一超独霸”走向多极化
沙特阿拉伯国王积极开展大国外交,为迎接中东新格局谋篇布局
卡塔尔难与伊朗拥有长期共同战略利益
沙特阿拉伯权力交接还需经受考验
伊拉克库尔德人公投影响
0
1
国际油气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让中国和中东关系愈发密切
中东与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在能源供求上有战略性相互依赖关系的能源共同体。
当前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大格局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势。
石油市场呈现板块化趋势。现在的石油市场逐渐分化为三个板块。
第一个是北美板块,美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国从包括中东在内的其他地区进口的石油越来越少,本地区内进口的石油越来越多,即美国越来越多地从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进口石油。同时这个地区石油输出国的出口市场也越来越集中在美国。
第二个是欧洲板块,这个板块的进口国是英国、挪威以外的欧洲国家,进口来源主要是这个板块内的俄罗斯、中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地中海沿岸地区,这个板块油气的进出口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少。
第三个是亚洲板块,该板块的主要进口国是中国、日本、印度,主要的进口来源地是中东。这三个板块中,美洲、欧洲板块比较稳定,但是亚洲板块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这个板块的需求增长很快,但是区块内伊朗、伊拉克的石油生产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供应的潜力没有被完全释放。同时,由于欧洲板块的石油需求比较稳定,增量不大,俄罗斯也加入到亚洲板块的竞争之中,与板块内的沙特阿拉伯竞争中国市场,2016年一段时间俄罗斯甚至一度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由于以上原因,中东石油输出国更加依赖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了。由于另外两个板块的资源支持不了中国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也离不开中东。因此,我们与中东国家的共同利益增加了。
世界天然气市场在天然气主要依靠管道输送的时代,也是分为北美、欧洲和亚洲几个市场板块的,现在则是呈现去板块化趋势。这种市场一体化趋势的主因是LNG技术发展迅速,使不依赖管道的天然气远距离和越洋输送成为可能。从供需结构上来看,美国页岩气的开发,使原来北美板块的主要进口国不再需要从加拿大进口天然气了,美国近年也有成为天然气出口国的可能。因此,北美的天然气必须输送到需求增长最旺盛的地方,即到亚太地区寻找新的市场。由于欧洲的天然气需求相对稳定,俄罗斯如果想获得出口增量也需要到亚洲竞争,更不用说伊朗、卡塔尔这样的西亚国家了,它们本身就处在亚洲板块之内。卡塔尔在逐渐失去北美市场的情况下,只能进一步转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伊朗巨大的天然气资源一旦进入市场,可供选择的市场也非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莫属。
因此,需求还在不断增加的亚太正在成为全球需求增长的中心,天然气的供应商趋之若鹜,原来分散为三个板块的天然气市场趋于整合统一,原先板块的痕迹慢慢地变得模糊起来。由于这个原因,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与天然气输出国卡塔尔、伊朗的战略利益将变得越来越密切。国际油气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让中国和中东主要的能源输出国在战略上的相互依赖关系越来越密切。
0
2
美俄两国对中东能源供应的安全产生影响
中东两大阵营格局背后的力量——美、俄两国——对该地区能源供应安全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要从地区稳定,即地缘政治形势的稳定角度来看,美俄两国不愿意直接在中东发生冲突,但是那些“站在前面”的地区国家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些国家中许多是能源输出国。中东地区冲突也会威胁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6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东地区发生冲突很可能会引起石油供应中断——1956年以来,全世界发生了14次大规模石油供应中断(产量减少130万桶/日以上),其中只有两三次不是因为中东地区的冲突引起的。当前的格局下,中东地区现实的和潜在的冲突仍然蕴含着引发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
另外一个方面要从大国本身的能源利益看。俄罗斯本身就是能源输出大国,美国不断推进它的所谓“能源独立”进程,即将成为能源输出大国。美国和俄罗斯尽管在中东地区都有不少的利益,但是都不存在对中东石油的战略性依赖。因此,保持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稳定,与它们在中东地区的主要利益关系不大。如此看来,即便中东地区真的形成了以美国和俄罗斯为后盾的两大阵营格局,我们也不能把维护中东石油供应安全的希望寄托在这两个国家身上。重要的还是与中东地区的石油输出国在石油出口安全和进口安全相互依赖的共同利益基础上,开展石油安全合作。
0
3
限产对石油市场的调控作用有限
世界石油市场今天的局面是由于市场基本面的变化造成的,再平衡取决于世界能源需求能否恢复、何时恢复,同时搀杂着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人为调节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当前的石油限产很难对石油市场进行有效调控,因为现在欧佩克中真正对调控市场起作用的主要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阿联酋的限产也起到一定作用,而其他欧佩克成员国的作用非常有限,由于其产量本身不大,可以减产的空间也就很小,通常只是“起哄造势”而已。
但必须注意的是,沙特阿拉伯的产量调节也是有底线的,它的油价政策并不是油价越高越好。它在确定油价目标的时候,往往考虑油价水平要有利于遏制替代能源发展,遏制高生产成本的原油进入市场,以及遏制俄罗斯和伊朗这些同样需要石油收入的地缘政治对手等的长期和战略性利益。
长期以来,沙特阿拉伯并不主张国际市场出现油价暴涨的局面,而是追求油价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实现稳定。有消息称,沙特阿拉伯石油业界的官员曾经表示,40~50美元/桶的油价对沙特阿拉伯来说是比较“舒适”的价格,这样的价格能确保它保有市场,获得基本的预算资金,同时能够遏制地缘政治对手。由于世界经济的恢复还没有完全实现,目前这一轮低油价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石油市场的再平衡可能要等到2020年左右。
0
4
中东的石油安全风险总体可控
尽管中东呈现两个阵营对立的趋势,但如同我们上文所述,当前中东地区冲突发生的热点地区都不在主要的产油区。伊拉克存在一些风险,即拥有产区和管道的库尔德谋求独立的问题。沙特阿拉伯总体稳定,即便爆发了继承权争端,不管什么人掌权也离不开石油收入,因此也不会爆发国内动乱程度的剧烈冲突。伊朗、阿联酋政局都比较稳定。
在运输通道方面,起码要有两伊战争等级的冲突才可能影响波斯湾的运输安全,现在能打响这种战争的只有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但这两国并不想开战。与此同时,影响该地区的区外大国也不想卷入中东战争,不愿在该地区投入过多军力,美国在中东采取的是战略收缩的政策。俄罗斯的关注点在叙利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没有介入波斯湾。
总体来说,中东的石油安全风险是可控的,不大会蔓延到主要的产油国或者主要的石油供应通道上。
《国际石油经济》
原文信息
题 目:在中东多极化趋势中寻求多边合作
作 者:杨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原文字数:8427字
刊登期号:2017年第10期,1-7页
国际石油经济∣篇篇值得回味 期期值得珍藏
责任编辑: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2